建設局主管九十二年度施政及預算重點說明
一、以往年度施政績效
(一)工業行政
1.依據「動產擔保交易法」及其施行細則與「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及其
施行細則等相關規定,協助廠商取得營運週轉資金,及核發廠商租稅
減免證明,以提升企業競爭力。
2.擴大辦理「中小企業榮譽指導員服務窗口」與「中小企業諮詢與聯合
門診」,為有效提供完善的金融資訊服務,發揮實質服務企業、協助
企業轉型與升級之功能。
3.確立「臺北內湖科技園區」以資訊、通訊及生技等科技性產業為園區
核心產業之原則,並依據「臺北市內湖輕工業區輔導管理辦法」第四
條第五款,四度公告放寬得進駐園區之產業。
4.辦理「市長與內湖科技園區廠商座談會」,持續加強與園區廠商之溝
通,協助解決有關進駐、交通、環保、治安等問題,以營造「科技園
區」之優質環境。
5.成立「臺北市生物科技產業推動小組」,延聘府內外委員共19位,已
召開 2次小組會議並確認本市生技產業發展之推動策略;建立行政服
務單一窗口,協助本市生技廠商解決融資、商業登記、法規疑難等問
題,供相關發展政策、優惠措施及法規查詢等諮詢服務。
6.擬訂本市發展生物科技產業推動計畫,策定包括「設立推動組織及行
政服務窗口」、「建置輔導獎勵措施」、「投資生物科技產業」、「
促進聚落效應」、「鬆綁行政法規」、「促進產業交流」及「強化生
技教育」等七大推動策略與執行方案。
7.辦理「市長與生技業者有約座談會」,建立市府與生技業者雙向溝通
管道、協助生技業者進駐本市、改善相關投資環境。
(二)公用事業輔導
1.督導本市四家天然瓦斯公司委由便利商店代收瓦斯費(含逾期),以
方便用戶繳費。
2.因應九二一大地震,完成研訂提昇本市天然瓦斯安全管理計畫,責請
瓦斯公司落實執行。
3.輔導完成設立陸海、大直橋、志信內湖及六通等4座加氣站。
4.依據「石油管理法」及「能源管理法」,全面查察取締非法(加油站)
業者20家。
(三)農業行政業務
1.舉辦「再造竹子湖休閒新視界」海芋產業文化活動,推廣竹子湖之花
卉產業及休閒農業。
2.辦理「2002親一夏台北暑期系列活動」,共計有 52項活動、168梯次
,參與親子計有二萬五千餘人。
3.舉辦「華江雁鴨季」、「植樹活動」、「臺北市自然生態保育週」、
「關渡國際賞鳥博覽會」等多項生態保育系列活動,並協辦民間團體
辦理相關保育活動,以宣導生態保育及關懷之理念。
4.興建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場,並於九十一年七月二十七日落成啟用,提
供市民認識製茶機具、了解製茶過程並吸取茶葉相關資訊之場所,並
帶動茶產業與商機。
5.持續進行關渡等 4座自然森林公園之闢建與維護,及樹木標本園、鳥
類觀察等多項設施,提供市民休憩活動場所。
6.輔導本市20處社區成立社區綠化教室,每週辦理 2次市民綠化講座,
藉由各項系列綠化課程,以加強社區與居家綠美化推廣。
(四)山坡地管理
1.辦理山坡地違規案件之查報取締、山坡地衛星影像變異點查證及利用
遙測技術進行山坡地開發使用監測等工作,以加強本市山坡地管理及
水土資源維護。
2.完成「山坡地水土保持設施自行檢查手冊」以提供居住於本市山坡地
之居民自行檢查其居家附近水土保持設施,以減少本市山坡地重大災
害之發生及居家環境安全改善之參考。
3.建置共包括 15個雨量站,立即傳輸之山坡地雨量站網,以加強管理山
坡地開發利用及防治災害發生。
4.辦理九十年度納莉颱風復健工程中內湖環山路一段一三六巷、環山路
二段五十巷及北投水磨坑溪及貴子坑溪上游整治工程等 3條危險溪流
整治工程及水磨坑溪等6條危險溪流淤積土石清疏工程。
5.完成「臺北市二萬五千分之一敏感地區圖測繪」及「臺北市五千分之
一環境地質圖測繪」第一期計畫,以逐步建立環境地質基本資料庫。
6.完成本市保護區25處危險聚落及 4處大型軍事管制區周邊山坡地之全
面體檢。
7.完成本市北安路五○一巷及吳興街五八三巷危險山坡地聚落專案安置
拆遷,拆除121個門牌建物,協助156戶,458人搬離危險地區。
(五)產業道路與水土保持
1.進行臺北市山坡地邊坡坡面之整治,有效保障當地民眾身家安全。
2.以景觀野溪整治工法完成南港區四分溪整治,達成防洪、景觀休閒與
生態保育之目的。
3.完成本市山坡地保護區49條總長度 122.4公里產業道路之闢護及區內
列管80條、總長度86公里登山步道之整建,以利農產品運輸及登山步
徑之便捷。
4.開放碧山、貴子坑露營場及木柵、北投水土保持戶外教學園區,提供
辦理戶外生活技能與定向運動研習營,鼓勵青少年從事戶外正當休閒
活動,並兼顧宣導山坡地水土資源保育。
(六)資訊網路化
1.整合本局「民眾申辦案件系統」至本府「台北市民 e點通系統」,提
供人民申請案件之申請書表下載及線上申辦單一窗口之便民服務。
2.製作環境資源教育光碟及建置環境生態網站,方便民眾透過光碟導覽
及上網瀏覽,進一步瞭解臺北市生態休閒環境及資源保育相關資訊。
3.完成本府網路新都之「市民文化休閒娛樂網」與「工商服務網」之建
置。
4.完成臺北市經濟建設管理資訊系統、工廠登記管理資訊系統、工程業
管理資訊系統、農業與山坡地管理系統的委外開發建置,提昇業務承
辦之行政效率。
5.本局網站榮獲九十年度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會舉辦之行政機關網站評
獎活動推薦網站獎。
(七)商業行政
1.配合工務局建築管理處自九十一年二月一日起運用「門牌號碼資料位
置供應管理系統」及「地政資料庫網際網路查詢系統」審查都市計畫
、建築管理法令規範事項,落實免書證免謄本之施政目標,由本局商
業管理處綜理業務並配合採行隨到隨審方式辦理。
2.實施跨單位核發公司登記光碟影像及公示資料作業,提供「一處送件
、全程服務」之單一窗口便捷服務。
3.持續推動「違規商業輔導計畫」,有效減少本市無照營業比例、維護
消費者及合法業者權益、促進本市商業活動之目的。
4.辦理「臺北市商店街區輔導計畫」,提升商圈整體形象及凝聚商圈業
者合作意識,以強化商圈競爭力。
5.編印「臺北市外文商務資訊刊物」,以滿足外商投資所需之商務與生
活環境資訊,強化商業推廣服務。
6.與經濟部商業司共同舉辦「第三屆商圈輔導人員暨組織幹部學習成長
營」及「商圈再造專業進階班」,以提升專業執行能力,有助於日後
商圈更新再造工作之推動。
(八)市場管理
1.完成「臺北市攤販政策白皮書」之擬訂,確定攤販管理政策目標,並
正據以修正「臺北市攤販管理規則」為「臺北市攤販管理自治條例」
。
2.於九十年十一月九日建置首座攤販集中場--晴光網站,推動攤販集中
場邁入e化以擴大攤販服務範圍。
3.自八十八年起每年舉辦「台北市傳統美食嘉年華會」,以提昇全市飲
食攤販(商)經營衛生水準,發揚傳統小吃美食文化。
4.完成修正「公有傳統零售市場改建或停止使用核發補助費標準」為「
公有傳統零售市場改建或停止使用核發補助費自治條例」,並已於九
十年三月三十日函送臺北市議會審議。
5.配合公有西門市場更新及再利用計畫案之規劃,於九十年五月三日完
成205攤(舖)位之拆除。
6.於九十年五月三十一日完成公有西園商場全體攤商之遷移作業。
7.完成興光、大橋及華山二期等3處市場之新建工程。
8.配合老艋舺新街町-廣州街一帶行人徒步區規劃案,完成華西街、廣
州街、梧州街及西昌街等 4條街廓及週邊攤販清查及消防公安演習以
保障住戶之生命安全。
9.於九十年三月廿四日至四月廿二日舉辦「台北地下街歡樂慶生滿週歲
,刮刮好禮天天送」活動,並於地下街8處廣場舉辦各式展示、講座、
比賽等活動,藉以吸引人潮。
10. 於九十年八月二十四日聘請市政大樓公管中心講師,辦理教育訓練
講習,以有效建立台北地下街完善督核制度及加強該合作社理、監
事對該地下街機電、清潔、保全等事務之管理理念及檢查流程運作
,以利台北地下街場地維護管理。
11. 全面完成改善本市各42處公有零售市場消防設施。
12. 執行年度內幸安、木柵、雙連、江南、新興、松江等六處市場公廁
更新。
13. 執行年度內黎忠、蘭州、安東、士東、光復、成德、新富、雙連、
永樂、新興、大直、大龍、木新、安康、松江、江南、中研、興隆
、西寧、自強、中崙、光華等零售市場及民族漁市場整修工程。
(九)動物防疫與保護
1.辦理家畜、禽之豬瘟、狂犬病等重要動物法定傳染病之檢診、防治、
衛生保健與輔導,保障動物與市民健康;辦理動物用生物藥品查驗、
封緘管理動物用藥品品質,以確保動物健康。
2.定期實施乳、肉、蛋等原料畜產品之衛生及藥物殘留量檢查,加強動
物人畜共通傳染病檢驗與流行病學調查工作,以保障市民健康與安全
衛生。
3.九十年度委託72家動物醫院協助收容愛心犬;推動32所中小學參與「
校園守護犬」認養措施,認養數為59隻;於建國假日花市成立「臺北
市愛心小站」推動愛心犬認養理念,認養數為 291隻,另提供民眾更
多對愛心犬認領養與動物衛生保健資訊。
4.依據動物保護法,聘用 6名動物保護檢查員,執行動物保護查察及取
締業務,進行動物保護訪查計827次。
5.至九十一年六月底止依據寵物登記管理辦法完成本市寵物登記數99,0
88頭,為全國第一;開辦寵物業登記已核發14件。
6.成立「臺北市動物之家」,以全面解決本市愛心犬收容量不足問題。
二、九十二年度施政計畫
(一)推動生物科技產業發展:依據「臺北市發展生物技術產業推動計畫」所
擬定之具體工作內容,全力落實推動,促進本市生物科技產業之發展。
(二)落實中小企業輔導,強化產業服務設施:建置本市中小企業競爭力基礎
資料庫,賡續推動企業電子化,並持續舉辦各項傳統產業轉型研習及中
小企業發展座談會、提供企業診斷、經營輔導、融資諮詢等服務。以改
善企業經營績效,提昇企業競爭力;配合推動臺北內湖科技園區服務中
心、市民運動健康中心及文化會館等主體共構新建工程,強化園區公共
服務機能。
(三)推動天然瓦斯安全管理:督導各民營天然瓦斯公司貫徹執行「規劃及建
置供氣區塊、推廣天然瓦斯用戶裝(換)置微電腦瓦斯表及集合住宅( 大
樓)加裝緊急自動遮斷閥 」等重要安全防護措施,對各項貯、輸、配氣
及用戶管線設備提供安全及穩定供應,以維護市民生命財產安全。
(四)發展休閒、精緻農業,提高市民生活品味與農民收益:擴大辦理「親一
夏台北」等農業文化系列活動,鼓勵市民體驗參與;推廣本市高經濟特
有農作物,建立蔬果安全品牌認證,以提高農民所得,達到「市民受惠
、農民受益」相互提攜的目標;結合社區與民間團體,持續協助輔導住
宅社區與機關之綠美化工作,以提升本市環境品質,並促進社區間之合
作與互動。
(五)落實水土保持法,結合坡地防災與生態保育:依據水土保持法相關法令
賡續加強違規案件之查報取締,以有效嚇阻山坡地濫墾濫葬行為;加強
對合法開發申請案件進行水土保持計畫審查及後續施工中監督檢查、竣
工之勘驗;辦理本市16條危險溪流整治工程,以達成青山常在綠水常流
之願景,並佐以坡地防災之理念,結合生態保育觀念;充實本市之關渡
自然公園、內雙溪森林自然公園、華江雁鴨自然公園及四獸山市民森林
之教育解說設施,整建維護市郊山區步道系統及植生綠美化,提供市民
更多之休閒遊憩場所。
(六)貫徹實施「加強山坡地安全管理方案」:為有效防制山坡地災害,繼續
推動「加強山坡地安全管理方案」各項計畫,包括執行坡地全面體檢、
辦理集水區治理與山溝野溪整治工程及危險山坡地聚落拆遷安置等工作
,以保障市民生命財產安全。(七)重塑市場新形象:賡續推動零售市場
現代化,擴增傳統市場宅配服務,建構網路行銷系統;並加速傳統零售
市場及批發市場之新建、改建暨整建,以提供市民乾淨、明亮及舒適之
購物場所;有效調節貨源,以充裕農產品之供應;規劃管理地下街商場
。
(八)落實攤販政策:依攤販政策白皮書執行,除利用地理資訊系統 (GIS)賡
續建置全市攤販資料;成立攤販稽查隊,專責取締違規攤販,以落實攤
販管理;配合都市建設,輔導攤販入店營業,逐步納入正規商業體系,
建立公平商業秩序,期能更有效的紓解攤販問題及結合攤商、攤販、住
家、商店規劃形象觀光市集。
(九)提升行政效能,健全商業發展:配合行政院廢止營利事業統一發證辦法
時程,調整商業登記作業,提升行政效能;積極推動網路申辦及免書證
、免謄本服務,促進登記業務資訊化;加強違規商業輔導及八種行業、
資訊休閒業及電子遊戲場業管理,維護商業秩序;積極推動商店街區輔
導計畫及協助傳統產業振興,提升商業競爭力。
(十)落實動物保護法,賡續執行愛心犬收容管理及動物衛生保健工作:提昇
愛心犬收容管理品質;加強寵物登記管理制度,從源頭管理減少流浪動
物產生;擴大教育宣導、衛生保健工作;繼續輔導獎勵民間設立協助收
容場所,提供流浪動物安棲處所;配合全國動物疫病聯防體系,擴大動
物保護,有效監控疫情,防範動物疫病之發生。
三、九十二年度預算配合施政計畫編列情形
四、預期施政績效
(一)促進產業振興:改善本市經營環境,協助解決企業融資及各種營運相關
問題,加強經營管理之諮詢服務與轉型輔導,健全企業經營體質,以提
升產業之應變與競爭能力,吸引產業「根留台北」。
(二)營造優質商業發展環境:加速登記業務資訊化,節省商業經營成本;加
強違規商業輔導與管理,維護商業交易秩序;積極推動商店街區輔導,
強化特色商圈競爭力。
(三)發展休閒農業:發展休閒、精緻農業,規劃農業文化系列活動,鼓勵市
民體驗參與,以達提昇民眾生活品味與農民收益「互惠互益」的目標。
(四)建構綠化生活:結合社區與民間團體,辦理綠化推廣課程、宣導活動、
綠化技術示範觀摩,鼓勵參與各項綠化工作,促進綠化經驗交流與活動
。
(五)落實生態保育:辦理本市生態保育區域之棲地保育工作並建構其解說設
施、闢建市郊山區步道系統;培訓解說志工;以生態工法整治本市溪溝
,提供市民更多親近自然的地點與機會。
(六)維護公用事業安全:督導各天然瓦斯公司貫徹區塊供氣等重要安全防護
措施與貯、輸、配氣及用戶管線設備之安全及穩定,提昇其緊急應變能
力,以維市民生命財產安全。
(七)保障坡地安全:落實本市山坡地巡查與違規開發行為之查報取締;貫徹
實施「臺北市加強山坡地安全管理方案」有效防制山坡地災害,保護市
民生命財產安全。
(八)建立動物保護新形象:落實各項動物保護措施,重塑國際形象;推動畜
犬狂犬病預防注射、寵物登記;加強重要動物法定傳染病之防疫,保障
人畜健康。
(九)重塑市場新形貌:賡續推動市場振興方案,加速傳統零售、批發市場之
新建、改建暨整建,規劃管理地下街商場以提供市民舒適購物場所;有
效調節貨源供銷以敷足市民之需求。
(十)落實攤販政策:落實攤販政策白皮書加強管理、輔導與加速攤販集中場
之整頓,以重建新市容;配合都市規劃形象觀光市集以導入正規商業體
系,建立公平商業秩序。
(十一)賡續便民資訊服務:加強網路新都─市民九大生活網中「市民文化休
閒娛樂網」與「工商服務網」內容建置,提供市民最完整、正確與即
時之訊息;配合本府「台北市民 e點通系統」,增加人民申請案件線
上申辦項目,提供更有效率的便民服務;推動本局相關業務管理資訊
系統的開發建置,提昇業務承辦之行政效率。
|